
22 8 月 《找回真正的自己「覺魂模式執著」-靈性覺醒》
文/劉坤炳 編輯/衡山靈性學術網 監修/衡山天眼靈力研究會
覺魂模式的執著
有個關於拿破崙的傳聞是這麼說的:
驍勇善戰的拿破崙晚景淒涼,被流放至荒蕪的聖赫勒拿島。他曾經是法國皇帝,攻無不克的戰神,如今淪為階下囚,困守在暗無天日的牢房中。
然而,他仍執著於過去的身分和輝煌的過往,六年來沒有換過衣服,因為監獄不給他皇帝身分的衣服穿,他原本的衣服破舊褪色,而且骯髒不堪,但他還是堅持不肯脫下。
監獄的醫生問他:「你為何不把外套換掉?我們可以給你更好更乾淨的衣服。」
拿破崙搖頭說:「這是皇帝的外套,或許已經又破又髒,但是我無法把它換成普通的外套!」
他走路的樣子,仍像是一個皇帝,他講話的方式,也像是一個皇帝,雖然已經沒有人聽他的命令,但他還是繼續如此生活。他會寫信下達命令,並將信紙隨身攜帶,在他的頭腦裡,他仍然是個皇帝,活在無法返回的回憶中。
「執著」就是我們對於過去人、事、物、經驗的一種回憶,一種讓我們覺得應該把它記錄起來的心理現象,或是頭腦自以為是的迷戀。「執著」是頭腦一項很強的功能,幾乎每個人都會執著,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的執著點在那裡?我們往往執著於過去的人事物,或是經驗、觀念及認知,包含這一生當中所有的內在經驗和外在經驗,也包含神通經驗,這一切都涵蓋在「執著」的範圍裡。
在經歷了這麼多人事物之後,我們得到了什麼?真的擁有嗎?真的經歷過嗎?我們到底在什麼狀態下去經歷它?其實都不是!這些經歷只是演變成為我們的「執著」而已。因此不管我們的執著點是什麼,往往只是得到「執著」本身而己,那是一種虛幻的東西,頭腦造就出來的幻覺,我們永遠無法滿足自己的腦意識想像;例如今天想開轎車,明天想換休旅車,後天又想換跑車……這是根本的問題,很多執著都是頭腦造作出來的幻覺,它是一種內在的幻覺,你會執著於你的夢想、你的錢財、你的理念、你的感覺、你的愛人,就像是章魚緊抓著對方不放,而你是緊抓著你執著的東西不放。
各種各類的執著經驗
有些人離家之後,晚上就睡不著覺,因為他執著於過去睡覺的地方,執著於家中床舖、枕頭熟悉的味道;甚至有太太如果沒聽到先生的鼾聲就睡不著覺,所以她在先生出遠門前將打鼾的聲音錄下來,如此才睡得著……如前所述,我們捫心自問,自己有什麼事情是不執著的?
再舉個例子,許多人都曾經有戀愛的經驗,美好的往事讓人回味再三,特別是初戀。只要回想起過往的初戀點滴,就覺得當時的她實在是臻於完美,雖然最後還是分手了,但只要想起那段回憶,心中就難以忘懷。事實上,都已經事過境遷這麼多年了,我們還是不停地回想、懷念,抱著這個記憶不放,最後也只是得到自己的「執著」而已,為什麼?因為現在早已事過境遷、人事全非了,多年前的初戀情人現在都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,但是最後的新郎卻不是你!
另一個例子跟「神通經驗」有關,過去有神通經驗的人,也會執著於此,這些經驗會讓他自認為神通能力非常廣大,若曾有處理完重症患者,最後患者康復的經驗,他便歸功於個人的神通能力廣大,接下來便逐漸自負且自大,變得不可一世。其實病症康復有種種緣由,並非只因為此人的神通能力,而這些「神通經驗」就會成為執著。事實上「神通」只是輔助工具,用於利益眾生,不是用來彰顯個人名利,千萬別過於執著,正所謂「神通不敵業力」。
還有一種經驗也是由執著所引發的現象,往往我們心中想買哪一種類型的車子,在馬路上所見的都會是那一類型的車子。這種現象很奇妙,我們的眼睛會自動篩選,對其他類型的車子都視而不見。當人想要某種東西,就非得到它不可,朝思暮想就是為了這件東西,一天到晚都在想,睡前想它一遍,睡醒後再想它一遍,上班前還要想它一遍,這不是執著嗎?我們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?
面對執著的方法
「執著」是無所不在的,存在於所有物質、心智,還有心靈與內在的層次中,只是我們有沒有深切去了解過這一點?如果不執著,人可能根本就不是人了!這是很正常的現象,因為人性就是如此。然而,為什麼要讓這些執著的東西主宰我們的生命呢?它讓我們快樂嗎?讓我們的境界提升嗎?讓我們的身體更好嗎?讓我們的夫妻關係更和諧嗎?讓我們的親子關係更加親密嗎?其實都沒有!它是負面的,一直影響著我們的人際和諧、親子和諧,還有跟上天的和諧關係,執著到最後往往會造成破壞。
在一個遙遠的國度,有個宰相素以足智多謀,寬厚待民聲名遠播,每天臨睡前,他習慣在園中靜靜沉思,這是完全屬於他的時光,素來不許任何人打擾。這天,因為邊境被異族侵擾,他一如往常在園中思索對策,忽然間,一個陌生的男子出現在眼前。
男子說:「我是浪跡天涯的商人,想跟你做個交易。但屢次被門口的侍衛擋道,只能趁著深夜時前來叨擾。」
宰相有些好奇,開口詢問:「你想跟我做什麼買賣?」
商人答:「我想跟您討些珍貴的東西,無論什麼東西,只要能填滿我手中的魔碗,我就能給您解決難題的妙方。」
宰相探頭看了看,碗口不過合掌大小,便吩咐下人取來諸多金玉珠寶往裡倒,不料東西倒下去卻如石沉大海般,一股腦兒全消失了!宰相看了又驚又疑,又命人取來綾羅綢緞、奇寶珍玩,奇妙的是,無論投下去的東西有多少,魔碗盡皆承接,東西卻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。
向來足智多謀的宰相也不禁陷入苦惱,宅邸幾乎都被搬空了,傳言在全城四處散播,都說一個商人打敗了最睿智的宰相。最後他舉了白旗,對商人說:「我已經無計可施,竭盡所能了,請你告訴我魔碗的秘密。」
商人笑了笑說:「您別誤會,這不是什麼魔碗,這不過是我撿拾到的一個骷髏頭,用華麗布匹包覆使它看起來神秘而名貴,可是它的本質始終未變,依然攜帶著固有的習慣。無論你給予任何東西,它都會要求再多一點,它只懂得一句話叫『更多』,它永遠空洞匱乏,永遠無法滿足。您是否理解人的頭腦?難題的解答已然交付與您。」餘音未散,商人與魔碗已然不見。
宰相數個晝夜足不出戶,沉思商人的言語,最後他放棄用金帛珠寶招降外族,以和親之計恩威並施,將外族收入藩屬,換來了邊境數十年的和平。
我們的頭腦常常想擁有更多的東西,想要「佔有」,於是一開口便是「我要有……」,這就是執著。而且它的強度會不斷地累積,好像如果沒有這樣子執著、這樣子堅持的話,一切都沒有意義了!舉例來說,你很愛一個人,愛得死去活來,為了排除情敵得到你想要的愛,於是做出極端的行為:把情敵給殺了!當你愛一個人愛得死去活來,你就執著於那一個人,想要跟他合一,不管是肉體還是心靈,一切都要合一,所以你會跟對方說:「我愛你。」實際上,「我愛你」這句話成立嗎?講「我」跟「你」就有界分感了,有一個「我」,有一個「你」,「執著」就是二分法,這樣有可能合一嗎?這是不可能的,所以「我愛你」是不成立的。正因為不可能合一,所以我們會執著於某一個人的身體,我們想要擁有它,那不是很自私嗎?那並不是真正的愛,因為那屬於執著的層次,是頭腦所創造出來的幻覺,它會帶來痛苦。
「執著」也是體會衡山靈性學術最主要的大敵。人通常會執著於以前的思想、觀念,許多人剛接觸衡山時會有一個現象,當我們跟他講「真理」時,他卻跟我們講「道理」,而且辯才無礙,講得頭頭是道,也會將兩種不同的理論合而為一,摻雜自己舊有的思想、觀念,這就不叫做「真道」了,那只是這個人自己的道,自己的「道理」。「真理」只有一,沒有二,這是「不二法門」。意即修持這條「道」,對於其思想、觀念,要就絕對相信,否則就寧可不要信,如果只信了一部分,另外一部分摻入了個人創出的道理,最後肯定會在成就之路上自己障礙自己。
- 靈魂的天性
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
—《禮記‧中庸》
天所賦予人的就叫做性,完全按照人的本性去做就叫做正道,理解並遵循正道就叫做教。道是人們一刻也離不開的東西,如果能夠離開,就不是道了。
從靈性來看執著
執著來自於「覺魂」,「覺魂」才會執著。但若要說「主魂」也會執著,那也是可以解釋的。未成熟的「靈魂光」轉生下來,原本就有個任務—祂要成熟!這個執著來自於靈魂的屬性。原本祂是待在天界磁場的靈光,但是祂降生地球的磁場以後,陷入輪迴導致無法回歸本源;比方說:一點靈光祂原本是從七百萬度的天界磁場下來,但歷經輪迴轉世後,現在的祂,能量只剩下三百五十萬度,祂能夠回去原來的磁場嗎?當然不可能,就算回去,祂也不是成熟的自由靈體,所以祂會想辦法「天人合一(註一)」,讓能量達到一千兩百萬度以上,成為成熟的靈魂光回歸宇宙中心磁場,因此祂轉生為人,賭上迷失沉淪的輪迴風險,就是要藉著肉身修行,想辦法超脫成就,這就是「主魂」唯一的執著,這種執著是天性,靈魂光與生俱來的。
許多人問:「我為什麼要修行?」其實我們的靈魂屬性天生就是這樣,不需要有理由。過去靈魂光在「宇宙中心磁場」這個靈光生源地,還沒培育成熟就被迫離開了,所以靈魂內在會有個渴望—能夠跟上天合一,再回到宇宙中心磁場,這個渴望也唯有透過修行一途才有辦法。現在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執著,其實也是相當自然的事,因為它記錄著靈魂的渴望。人為什麼要修行?修行是為了自己能夠成就,讓能量成熟之後不用再來輪?;轉世;今天很多人會想要修行,大部份是因為在人世間已受了太多痛苦,因此想要解脫。透過修行讓靈魂光成熟,這就是靈魂內在的深層渴望。
然而人經歷轉世輪迴之後,現在卻變成「覺魂」在主導一切,而非「主魂」,既然由覺魂在主導,有一部分的執著即來自於轉世記錄(因果業力)。譬如某人前世有修行的紀錄,這一世他也會想要繼續修行,這個紀錄會啟動靈性想要成就的層面,讓人繼續走向修行之路。然而執著卻會讓人的修行路途平添許多障礙,因此破除執著,是人要成就所需面對的重要課題。因為靈魂光想要天人合一、祂想要成熟,這是靈魂光的天性。若我們的覺魂無法突破,靈魂光沒辦法啟動主導我們人生處世,有時候祂會透過「真夢(註二)」的啟示,讓人的覺魂了解生命的重要訊息。若此人過去世曾有修持的紀錄,這一世還是會想要修行,這是一種延續,我們也可以講是執著,這是「覺魂」的功能。自古有云:「世世修行,總有一世會成就。」這是屬於「覺魂」腦意識的說法,也有一點道理存在,不過「覺魂」的執著畢竟來自於「業力系統」,而我們是從無極而來,當我們成熟之後,終歸要回到無極,兩種境界是不一樣的。
覺魂執著的各種層次
接著我們來談談覺魂模式的「執著」,可細分為幾個層次:
第一個執著層次—頭腦的層面
第一個執著我們稱為頭腦的層次。頭腦最深的執著來自於所謂的「自我形象」,或是「感知」。譬如我覺得自己是一個「好人」,那就是一種「自我形象」。我看待自己是一個「善人孝子」,既然是善人孝子,頭腦就會開始維護這個「自我形象」,此時「執著」就產生了。例如:我的頭腦認定自己是個善人孝子,公開場合就不能口出惡言,要盡量迎合別人,也得壓抑自己的情緒來滿足其他人,這樣別人才會肯定我是個善人孝子……如此竭心盡力來維護自我形象,累不累?我們在乎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,這就會讓我們自己陷於「執著」當中。
「自我形象」可以說是「我們所認為的自己」或是「我們想成為的自己」,用一句話來解釋,即是「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及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」;例如「我是一個善人孝子」或是「我想成為一個好人」,這皆是頭腦為自己定義的自我形象;還有「我想擁有的」也算是自我形象的一部份,例如「我是一個好人,所以我要溫良恭儉讓」,或是「我是一個善人孝子,所以我要擁有孝悌楷模這個光環」,這些皆是頭腦內在的自我形象。所以「自我形象」也可以說是我們的人格特質,或是性格模式。
我們必須了解,這些我們心中既定的「自我形象」經常帶來負面的影響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根本做不到,然後就會經常陷入執著。舉個例子來說,你自認是一個好人,因此必須不斷證明「我是一個好人」,當路邊有個乞丐跟你伸手乞討,此時的你口袋裡只剩一張五百元和一張一百元,為了證明自己是好人,便把五百元給了乞丐,自己只留下一百元,結果乞丐反而比你更有錢。為什麼變得如此?因為你自認為是個好人、善人,所以只好縮衣節食,但心裡其實有點不甘,因為原本回家都是坐計程車,現在只能改搭公車了。你非得把自己包裝得非常善良,維護這個「自我形象」,為什麼?因為你覺得自己是好人嘛!
另外執著於「權勢」、「地位」、「面子」、喜歡「掌權控制」的人,就更容易陷入「自我形象」當中。例如:我需要權力!我要控制!我不能被看輕!我要做給別人看!我要證明我自己!我要掌控全場!因為我有那個能力,所以我有那個權力!如果有上述這些執著,就極易被自己頭腦設定的「自我形象」沖昏頭,位高權重者其責任更為重大,應該要比一般人更有自我察覺與反省的能力,如此才不會掉入頭腦的陷阱。
再舉另一個「自我形象」的類型:有些人喜歡富貴的感覺,或是喜歡在眾人面前裝得光鮮亮麗、美麗大方、很受人歡迎的樣子,然而現實生活中明明就很窮,可能昨天才為了籌繳會錢疲於奔命,今天卻裝得海派闊氣,看起來滿面春風,明明為了明天的會錢才剛跟人週轉了三萬元,結果遇到對方開口借錢,而自己為了要受人歡迎,反倒拿了五千元去借他,轉身離開之際,心中充滿懊悔與不甘,如此打腫臉充胖子,真正得到了什麼?
這些都是最膚淺的「自我形象」認同,它就是我們所有執著的源頭。而人類有十至八、九都活在這套模式裡面,這也是為何我們會被叫做「凡夫」的原因,這是其來有自。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會用盡所有方法去保護、強化這個「自我形象」,只要別人對我們的描述跟我們自己所認定的特質相反時,就會動怒生氣,而且還會極力維護它!舉例來說,你認為自己是個心胸非常寬大的人,但是別人卻說你尖酸刻薄,這時頭腦的「自我防衛模式」就會出現,辯解掩飾自己,憤怒之餘,甚至還會將自己的問題怪罪於他人。
如果無法打破這些「自我形象」,我們就不是自己的主人,因為這些都是虛假的東西,只是假象而已;如果不打破假象,我們的真相就不會浮現出來,我們不敢面對自己的真相,是因為全身上下都是假的啊!我們總是帶著面具處世。
有些人很假,但你若跟他說:「你很假!」他便會反駁說:「沒有,我很真啊﹗」這就是問題所在,因為他不知道什麼叫做「假」,不論是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,他都不會承認他的假,他執著於「自我形象」中,所以他活得很累、很苦。為了要維護這個假象、實踐這個假象,結果會變成只要有助於維護這個假象的一切事物,或是對「自我形象」有幫助的事情,他都相當喜歡去做。所以他真正專注的是自我形象,而不是修行!他專注於如何去維護自我形象,只要別人稱讚他一句話,他就高興得要命,三天三夜都睡不著覺!因為這正符合他自己所設定的「自我形象」,甚至他還會告訴你:「真是太好了,你怎麼會這麼了解我啊!」死抱著這個「假我」不放;而另外有些人會利用自己的威權、地位、神通來進行控制,為自己樹立泡沫化的完美自我形象,讓大家更信服於他,更崇拜他,掩飾自己內外在更多的問題,結果反而阻礙自己的成長。其實所有問題的源頭只是因為我們不敢面對自己的真相,如此簡單而已!
「人性」就是會存在這些腦意識的問題,我們要知道「自我形象」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東西,那是個假象,因為我們不敢面對自己的真相,所以設定出這個「自我形象」,那只是腦意識的執著而已,這個「自我形象」重要嗎?一點也不,因為它跟你的「生命意義」無關,只要跟生命意義無關的東西都不重要。
第二個執著層次—身體的層面
外在形象:外在形象的執著
第二個層次的執著,就是我們對於「身體意象」的執著。例如當我們覺得自已外在形象很英俊、瀟灑、美麗、漂亮,就會很喜歡自己;相反的,若是覺得自已外在形象不好,不夠帥氣、美麗,就會討厭自已。如果我們一直關注身體外在形象的感受,就會有錯誤的自我形象認同,它會產生心態上的不健康。其實外表形象的美醜胖瘦又有何標準可以去比較?因時、因地、因人的標準不同,風俗民情不同,審美觀也大不相同,我們的頭腦要如何界定美醜的正確標準?即使人人都稱讚妳漂亮,妳就會相信嗎?如果是的話,世界上就不會有整形美容診所了。
我們對於自己外在形象的想法,常常不見得正確,往往連公認的美女都會跑去整形了,為什麼?因為她覺得自己還是不夠美、不夠好,她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,鼻子不夠高、眼睛不夠大,所以跑去動手術,這種對自我形象的執著是屬於身體形象的執著,只要別人講錯她內在設定的形象,她就會產生不正常的心態,所以只好再次進行整形。
並不是說會去整形的人就不正常,而是處在「覺魂模式」的人,他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,沒辦法真正肯定自己、接受自己、愛自己。
內在感覺:身體知覺的執著
另一種形式的執著,是屬於對身體內在感覺的執著,比如說身體的知覺、感官、快感、動靜、愉悅感等等。譬如有些人執著於「禪定」,腦意識氣(註三)啟動之後,入定會覺得身體很舒服,靜到沒有肉體的感覺,那是對身體「靜」的執著。
有些人喜歡爬山或跑超級馬拉松,過度運動導致組織壞死截肢、甚至心臟衰竭也在所不惜,這是對於快感的追求,追求短暫的愉悅感,然而為了這個短暫的愉悅感卻失去生命,儼然已經變成是種執著了。因為缺乏「愉悅感」,想要擁有那種感覺,心中便開始執著,並利用自己的身體去拼、去衝,去追求,這就是對身體內在感覺的執著。
此外,有些人會覺得研修衡山的四大步驟很舒服,追求這種身體的愉悅感,這也是種執著。譬如,今天我們練四大步驟練得非常好,彷彿到達極樂、解脫狀態,但是到了明天,我們不由自主地開始想,該如何讓昨天的愉悅感保持下去?如何達到昨天那種解脫的狀態?接著便會執著於這方面的身體感覺。例如靜站,有些人站得非常好,原本雜念很多,過去都無法突破,但是有一天突然站得非常好,感覺非常舒服,終於有所突破了,所以當他次日再來靜站,第一個想法就是:我昨天曾經站在那個位置?當時穿著什麼樣的衣服?我今天也要穿著相同的衣服,站在那個位置,要聽同一首音樂,這樣一定能夠進入到昨天的那種極樂狀態!
然而,在這種情形下,前一天的狀態還會出現嗎?不會。為什麼?因為「執著」讓意識強化了。
修行不要執著於身體內在的感覺,若過於執著身體的感覺,就會被我們的頭腦所欺騙,因為有時候外靈濁氣循環全身也會很舒服;而有時候練得好,排除外靈的過程卻會讓人感到非常難過,因為外靈不想被消滅,所以它就讓你產生感應,感覺到身體不舒服,打消研修的念頭;甚至一來衡山,外靈就讓你頭痛,回家還睡不著,一練四大步驟就更難過。原本已經縮小即將被排除的外靈,卻因為你執著於身體的感覺,受到疼痛的制約,停止研修四大步驟,不想來衡山,反而讓外靈生命在體內繼續影響你,並創造你的思想觀念,放大負面念頭,啟發因果劫數(註四),進而影響你的命運,如此正所謂得不償失。
第三個執著層次—深層的我執
最深層的執著,來自於我們所有「自我形象」的核心,這種核心執著又叫作「我執」,它是一種內在的經驗。當某個經驗透過某種程序進入你的內在時,它就會成為你的內在經驗,或是一種心靈上的認同感。例如你含著金湯匙出世,你的心靈認同感就會有所謂的「自我優越感」,這種習性是很難消除掉的;又譬如說某人的前世曾經當過高官,或是當過皇族權貴之流,這一世他就會帶著前世的習性而來,從小就會展現某種優越感的氣質,不管這一世他的家庭環境多麼貧窮,他都會保有這種優越感,這是來自於轉世的業力。不論是內在經驗或心靈認同感,這種根深柢固的人格、性格傾向,都會在他心裡產生一種無法改變的狀態,而這樣的狀態與觀念正是他的「我執」。
【註一】天人合一:當腦意識(覺魂)臣服於自身的靈性(主魂),便能超越意識,更趨於靈性的特質,也趨向圓滿,發展至最後與主魂同步,達到一千二百萬成熟靈光能量度,與上天的特質一致,這就是所謂的「天人合一」。
【註二】真夢:「夢」可分為「真夢」與「假夢」兩種。「真夢」是主魂所顯現感應的指示。「假夢」則是腦意識能力—覺魂所顯現的感應,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,日有所思夜有所「夢」。
「真夢」大部份是指示未來命運的吉凶,或預先警示即將發生的變故。此類夢境影像清晰,事件及過程清楚完整,醒來以後還能很清楚地記得每個細節。
「假夢」來自於平常生活中的煩惱慾望,當睡眠時,大腦開始清理白日接收到的資訊,記憶歸納,清理過程中,會有中斷不完整的景象顯現,所感應到的就是「假夢」,假夢的夢境在醒過來後,大多數已記憶模糊。
【註三】腦意識氣:腦意識(覺魂)所啟動的氣稱為腦意識氣,屬熱的特質,因此腦意識氣運作時體溫會比較高;此外,若腦意識氣高漲,會沖開六大竅門-眼耳鼻舌心意,導致外靈趁虛而入,影響精神與肉體的健康。
【註四】因果劫數:因果劫數一個人累世的心性與性格、人際關係、傷病死亡等種種都會記錄在主魂中,其中傷、病、死亡的紀錄會隨著主魂的輪迴,在每一個轉世中重現,於相應的時間點產生今世身體的病痛,稱為「因果劫數」。受傷的叫做「傷劫」,生病的稱為「病劫」,而死亡的影響最為重大,稱為「死劫」。
衡山靈學身心靈整合療癒之道」
衡山靈學機構長年致力於人體靈性健康的研究。針對現代人靈性能量運轉不良的改善,已發展出完整且有效的「能量石放鬆訓練」,如果您目前正受睡眠品質不佳所苦,或是對於真正的身心靈健康感興趣,歡迎點擊下方連結了解。
🌱了解更多:line官方帳號/衡山靈學線上課程/居安思微 Podcast